近日,雷利率兰仪專業從事燃氣計量儀表的达毛大幅研發、製造、下滑銷售的燃气浙江鬆川儀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鬆川儀表”)闖關創業板獲受理,保薦機構為國泰君安。仪表競爭對手上海真蘭儀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真蘭儀表”)也正衝刺創業板進入問詢階段。商松
尷尬的川仪是,此番同台競技,表真表同鬆川儀表的台竞營收規模、市占率、技显研發投入等指標不及真蘭儀表,尴尬此外僅僅布局於華東和華北地區的雷利率兰仪鬆川儀表恐難與內外銷齊頭並進的真蘭儀表有一戰之力。
根據中國計量協會的下滑統計,2020年國內有100餘家燃氣表生產企業。燃气界麵新聞記者了解到,我國燃氣表生產企業主要包括兩類:一類為傳統膜式燃氣表生產商,一方麵生產並向燃氣公司銷售膜式燃氣表,另一方麵向智能燃氣表生產商提供基表;另一類以金卡智能(300349.SZ)、威星智能(002849.SZ)等為代表,主要研發燃氣表智能控製裝置,向膜式燃氣表生產商采購基表用於生產智能燃氣表。
就對標公司而言,鬆川儀表同時具有膜式燃氣表、智能燃氣表的生產能力,是具備燃氣表生產全產業鏈的企業之一,同行秦川物聯(688528.SH)、真蘭儀表等業務較為相似。
本招股書顯示,2018年-2020年鬆川儀表的燃氣表銷量分別為132.13萬台、140.22萬台和135.04萬台,結合真蘭儀表招股書披露的相關數據,不難看出鬆川儀表的銷量處於行業下遊水平,市占率也處於低位。
本次IPO中,鬆川儀表擬募資3.51億元,其中2.51億元用於年產120萬台智能燃氣表項目和1億元補充流動資金。真蘭儀表則豪募17.61億元用於燃氣表擴產項目(建成後新增500萬台燃氣表產品年產能)、基地建設項目、計量儀表建設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股權層麵,2018年-2021年上半年,鬆川儀表共發生三次股權轉讓,主要係引入員工持股平台和外部投資者,其中私募基金炬華聯昕的有限合夥人為炬華科技(300360.SZ)。
公開資料顯示,炬華科技是一家專業從事能源物聯網設備研發、生產、銷售與服務的企業,主營業務為智慧計量與采集係統、智能電力終端及係統、智能配用電產品及係統等,是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的主要供應商之一。2020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97億元,同比增加22.93%,歸母淨利潤2.93億元,同比增加20.74%。
截至招股書簽署日,林茂波持股71.00%,為鬆川儀表的控股股東,還係上海市計量協會三表專業委員會技術委員;林茂波、吳潔華夫婦合計持股77.00%,為公司的實際控製人;此外林茂波之妹林頌華持股2.40%。
2018年-2021年上半年(報告期內)鬆川儀表營業收入分別為2.06億元、2.42億元、2.39億元以及1.05億元,近三年營收增長停滯不前;扣非後歸母淨利潤分別為3903.33萬元、5099.92萬元、5035.36萬元以及1512.52萬元。
然而真蘭儀表(相同報告期)的營收規模“碾壓”鬆川儀表,分別實現營收4.48億元、6.31億元、8.5億元以及4.99億元;扣非後歸母淨利潤分別為9261.47萬元、1.33億元、1.69億元和8820.42萬元。
從盈利能力來看,鬆川儀表的毛利率發展形勢存在隱憂。報告期內鬆川儀表的主營業務毛利率連年下滑,分別為42.31%、41.82%、40.35%和35.66%,而同期真蘭儀表的主營業務毛利率卻接連上漲,分別為35.65%、37.33%、39.61%和40.62%。
據悉,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用戶需求的升級,我國燃氣表從機械化逐漸走向信息化、智能化、網絡化,已從最初的全機械結構發展到由膜式燃氣表、IC卡膜式燃氣表、IC卡智能燃氣表、遠傳智能燃氣表、物聯網智能燃氣表(NB-IoT和LoRa) 等組成的種類齊全、功能多樣的燃氣計量儀表係列產品。
招股書顯示,鬆川儀表主要產品為物聯網智能燃氣表、遠傳智能燃氣表、IC卡智能燃氣表和膜式燃氣表,報告期內智能燃氣表(前三種)產品收入占比較高且呈快速上升趨勢,其中物聯網智能燃氣表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由2018年的2.79%激增至2021年上半年的40.55%。公司也表示預計未來兩三年物聯網智能燃氣表仍將是公司的業務重點。
真蘭儀表產品主要為各類燃氣計量儀表及其零配件,燃氣計量儀表產品包括膜式燃氣表、智能膜式燃氣表、氣體流量計,此外智能膜式燃氣表產品除硬件外還包含內嵌軟件及 iGasLink智慧燃氣雲平台軟件係統。報告期內,公司的智能燃氣表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為31.01%、32.53%、42.99%和44.21%。
通過對比兩份招股書,界麵新聞記者發現鬆川儀表的業務布局能力遠不及真蘭儀表。鬆川儀表產品全部內銷,報告期內主要銷往華東和華北地區,兩個地區合計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均在80%以上;而真蘭儀表產品包括內銷和外銷,內銷收入和外銷收入均逐年增長,其中外銷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逐年上升,由2018年的4.74%增長至2021年上半年的28.58%。
因此,業務僅僅局限於華東和華北的鬆川儀表自然營收規模趕不上真蘭儀表。
就研發情況來看,鬆川儀表相比真蘭儀表略顯遜色。截至雙方各自招股書簽署日,鬆川儀表擁有已授權專利33項,其中發明專利2項;真蘭儀表擁有232項專利,公司擁有燃氣表生產領域相關發明專利11項。
此外,真蘭儀表擁有上海市企業技術中心研發平台、是上海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021年8月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第三批專精特新小巨人名錄。
從整個產業鏈來看,燃氣表製造商與上遊原材料供應行業的關聯在於采購成本的變化,而與行業下遊燃氣公司的發展密切相關,燃氣公司在智能燃氣表行業擁有較高議價能力,同時未來國家能源階梯收費、節能減排等政策也是影響該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界麵新聞記者注意到,采購成本上升和對下遊議價不足的雙重擠壓表現在公司核心產品物聯網智能燃氣表的毛利率驟降,其毛利率由2020年的53.87%下滑至2021年上半年的43.37%。
一方麵,2021年上半年鬆川儀表部分主要客戶根據市場情況對價格進行了調整,導致銷售均價略有下降,由299.26元/台降至289.74元/台;另一方麵,由於單位產量直接人工、製造費用上漲,鋁材、鋼材、工程塑料、NB物聯網卡、各類電子元器件等原材料的采購單價上漲等原因,毛利率有所下降。
根據頭豹研究院發布的《2019年中國智能燃氣表行業概覽》,當前智能燃氣表尚未在市場上實現自由流通,僅燃氣公司具有采購資格。界麵新聞記者了解到,我國燃氣公司多為國有企業或大規模合資企業,主要包括兩類:一類是擁有地方燃氣專營權的地方燃氣公司,如上海燃氣(集團)有限公司;另一類是跨區域經營的燃氣公司,其中較大的有“五大燃氣集團”(業內簡稱),包括昆侖能源(00135.HK)、中國燃氣(00384.HK)、華潤燃氣(01193.HK)、新奧能源(02688.HK)、港華燃氣(01083.HK)。
招股書顯示,鬆川儀表的客戶多為國內地方城市燃氣運營商,主要包括上海燃氣(集團)有限公司及其關聯企業、上海大眾燃氣有限公司、天津市燃氣集團有限公司下屬企業、廊坊新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及中石油昆侖燃氣有限公司下屬企業等公司,報告期內公司前五大客戶的集中度整體較高,占營收的比重均在70%以上。
反觀競爭對手真蘭儀表,其下遊客戶覆蓋國內外,國內包括中國燃氣及其下屬公司、昆侖能源及其下屬公司等大型燃氣集團;上海燃氣及其下屬公司、成都千嘉科技有限公司等地方城市燃氣運營商;此外還包括先鋒電子(002767.SZ)、威星智能(002849.SZ)等行業內上市公司;國外主要為SOCARTheProductionUnionAZERIGAS和NinoxAllianceJSC兩家公司。因此公司的客戶集中度整體較低,2018年-2021年上半年期間前五大客戶銷售收入占營收的比重最高為2018年的44.56%。
據了解,招投標是行業內城市燃氣運營商常見的模式,且主要模式以框架式招投標為主。報告期各期,鬆川儀表采用招投標方式獲取客戶銷售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為 48.00%、57.07%、56.98%和60.00%。
因此招投標模式也會推動行業競爭加劇,對於企業自身的產品及服務提出更高要求,若參與競爭的燃氣表產品在質量、性能等方麵同質化,燃氣表價格將成為重要的競爭手段,燃氣表生產商為獲取訂單不得不壓低報價,導致銷售利潤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