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空作業塔吊上幹活

时间:2025-04-20 05:01:54来源:编辑:

原標題:“新廈門人”回家的新厦门人味道·河南篇:一碗胡辣湯一份思鄉情

一碗胡辣湯一份思鄉情

● 陳文其(河南商丘)

胡辣湯

海峽網1月28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朱黃 葉曉菲/文 陳巧思/圖)廈門某工地,在高空作業塔吊上幹活,味道河冷風順著脖子灌。南篇一到嚴冬,碗胡河南商丘人陳文其就開始算回家日子,辣汤他惦記著老家的份思胡辣湯。“喝上一小碗,乡情出了一頭汗,新厦门人暖身又養胃,味道河一天都舒坦。南篇再配上肉盒水煎包,碗胡滿漢全席都不換!辣汤”談到老家的份思菜,老陳說了段順口溜。乡情

煲湯照理是新厦门人南方人的強項,卻讓河南人做出了經典。老陳說,胡辣湯的賣相,就像一碗普通的地瓜糊糊。但喝過一口,馬上顛覆了外表給你的平淡:“熱,香,辣,酸。這感覺從口腔勢如破竹,一路經過喉嚨來到你的腸胃。然而這辣來得並不嗆人,它通五關、過六腑,所到之處都是熱乎乎的,渾身的毛孔也都激靈靈睜開了眼睛。喝一口湯,滑溜溜的粉條,加上柔韌的木耳絲,如此豐富多變的口感,讓人吃興盎然。一碗喝完,微微的汗也出來了,蕩氣回腸之中,你會心裏甚至忍不住想說句粗話:你大爺的!真舒坦!”

老陳說,在廈門偶爾和老鄉喝酒,每每幾個河南老鄉聚在一起,討論起胡辣湯時更是眉飛色舞,興奮之情不言而喻。經常會到處尋找胡辣湯的蹤跡,但凡聽到哪裏有賣,便會奔走相告,爭相品嚐,但往往是高興而去,掃興而歸,這時就會更加想念家鄉胡辣湯久違的味道。

春節回家對於遊子來說是最開心的事,特別是能夠甩開腮幫子美美地過足胡辣湯癮,在他看來是一種迫不及待的感覺,使人感觸而溫暖。一顆遊子心,一行慈母線,一碗胡辣湯,一份思鄉情。

鯉魚焙麵食材好吃鯉魚還有講究

● 田茂強(河南尉氏縣)

鯉魚焙麵

36歲的田茂強愛吃魚,但在廈門很少吃。“海裏的魚都是挺好的,可惜就是沒有黃河的好吃。”老家河南尉氏縣的小田,一直解釋不是自己挑食,而是老家的魚淵源很深。

田茂強家裏的年夜飯,每年必有一道鯉魚焙麵。“不算是土菜,有英文翻譯的名字。英語裏叫它鯉魚蓋被子。美國前總統尼克鬆率團訪華時曾吃過這道菜,當時就真這麽翻譯的。”

最近大火的《知否知否》,背景為北宋年間的河南,鯉魚就是市民階層喜歡的美食。鯉魚焙麵由宋代的魚羹演變而來。田茂強老家的鯉魚焙麵,和南方的燒魚有什麽不同之處呢?

首先鯉魚焙麵中的鯉魚,可不是一般的鯉魚,“是黃河鯉魚,體態豐滿,肉質肥厚,細嫩鮮美,是最佳的食材了。而鯉魚焙麵中的麵也不是一般的麵,正是我們所說的龍須麵,這種麵條非常的纖細,口感鮮滑。而在鯉魚焙麵中,這種龍須麵需要油炸至金黃,最後覆蓋在做好的魚身上。而在吃的時候,既有糖醋鯉魚的鮮美,又有油炸龍須麵的清脆,是一道別具一格的美味。”

過年吃鯉魚還有儀式感,“在家裏的飯桌上,上了大鯉魚都是家裏最年長的人先動第一下筷子。而魚頭則對著最小的孩子,所謂魚頭一對大富大貴。把魚的眼睛,夾給要考試的孩子,這也就叫高看一眼。”小田說。

青椒炒肉配饅頭想念那股椒香味

● 劉洪祥(河南南陽)

青椒炒肉

劉洪祥,55歲,月底回家。

老劉是諸葛亮的老鄉,河南南陽人。“喜歡老家的青椒炒肉,配饅頭!”老劉說,透著一股祥和淡定。諸葛亮在傳說中是足智多謀的人物,但在老家南陽的傳說中,與其說是軍師不如說是廚師。南陽人傳說中“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的孔明,喜歡在冬天溫酒烹肉,用南陽特有的肉豬品種為食材,吃著香,沒有腥膻味,年紀越大的老人越喜歡吃那一口味道。

春節前,家家戶戶用豬肉祭拜完,便用祭祀過的豬肉做年夜飯。“那味道很好的!”老劉說,青椒炒肉做法很簡單,扔幾根青椒就行,炒起來非常香。

不同於南方的辣椒辣勁兒十足,河南南陽喜歡吃青椒的椒香味,一種清香帶著類似果蔬的味道,比南方的辣椒味道更豐富,吃起來有回味。春節回家,一家老小團聚在一起,吃著老家的青椒炒肉,對於老劉來說,幸福不過如此。交談中,老劉的笑容是那麽暖,眼睛總是眯成了一條縫。

吃著豬肉,就一口饅頭,就是丞相出廬之前,當年逍遙的生活。在廈門這個與家鄉反差極大的海濱城市,老劉時常想念著家鄉那股椒香味,一年到頭隻等著過年回家了再“一飽口福”了。

大蔥好,夠味道年夜飯必不可少

● 陳天國(河南中牟)

大蔥

陳天國,49歲,河南中牟人,來廈門多年,喜歡這邊溫潤的氣候環境,但沒喜歡上廈門的飲食。“大蔥蘸大醬,越吃越壯。”說的便是陳天國,身材魁梧的他比其他工友要壯實得多。“還是喜歡老家的大蔥,扔鍋裏加老酒,收汁了就是一道硬菜。”天國豪爽地說。

對於他而言,廈門的飯菜少了點“味道”,怎麽吃也不夠盡興,沒有“把酒言歡”的氛圍,好在再過幾日,他便能回家,吃上老家的大蔥了。而大蔥的那種辛辣味,是出門在外的他味蕾難以割舍的記憶。

“河南老家的大蔥好,夠味道,還能殺菌。用它炒肉,那才好吃。”對於天國而言,每年年夜飯這道菜必不可少。多上一道,便能多喝上幾兩白酒,整個身體就熱乎了。在他們那,聚會喝酒不像南方這樣“精致”,餐桌上隻要上道“大蔥”,幾兩白酒下肚沒問題。他坦言,南方人可能沒法理解他們對大蔥的喜愛,即使是在廈門,他有機會也會買上幾根大蔥解解饞,隻是味道差了點,比不上老家大蔥。

大蔥在南方人日常生活中隻是一種可有可無的調味品,而在河南等北方地區,已經將大蔥作為每天必不可少的食物了。生吃大蔥是餐桌上一種“基本禮儀”,在河南老家,他們會手肘抵著桌子,手拿大蔥,蘸一下醬,就猛的一口咬下,嚼得可帶勁了。冬季嚴寒的氣候,吃幾口大蔥,可以驅風寒、緩解疲勞、促進血液循環,幫助他們度過嚴寒。陳天國說,過完年回廈門可能會考慮帶些老家的大蔥,這樣還能吃上一陣子。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證券分析網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