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书院暑期生活暑假期間

时间:2025-04-20 04:57:54来源:编辑:

原標題:廈門集美多彩社區書院活動 豐富未成年人暑期生活

社區書院組織學員進軍營,厦门致敬“最可愛的集美人”。

9月2日,多彩廈門市中小學生2018年暑假正式結束。社区书院暑期生活暑假期間,活动集美區利用社區書院這一紮根基層的丰富平台,充分匯聚各方力量,未成將活動開展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年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和傳統文化傳承相結合,厦门著力引導未成年人形成正確的集美世界觀、人生觀、多彩價值觀,社区书院暑期生活讓集美區青少年兒童的活动暑期格外豐富多彩。

社區是丰富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的未成延伸、輔助和補充。在集美,集學習教育、文體活動、協商議事和組織孵化為一體的社區書院,已經成為了社區教育的主要“課堂”。根據集美區委文明辦的部署和要求,暑假期間,集美社區書院充分整合各方資源,結合社區居民需求,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暑期課程457門,共計796課次,開展群眾性活動188類,共計266場次。針對青少年兒童,社區書院開展了以傳統文化、安全教育、科普教育、生態文明、紅色文化、行為習慣等內容的課程,寓教於樂,陪伴孩子們度過了一段歡樂又充實的暑期生活。

關鍵詞一:紅色文化

自黨的十九大召開以來,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徹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傳播紅色文化,加強黨群聯係,成為書院工作重要任務之一。今年暑假,各社區書院抓住建黨節、建軍節契機,深挖社區曆史文化資源,因地製宜,以參觀軍事基地,製作主題手抄報,舉辦紅色故事沙龍、宣傳講座等方式開展紅色文化課程37場次,受益居民多達2000餘人。

兌山社區書院開展“紅星閃閃”夏令營活動,帶領孩子們重溫革命艱苦奮鬥史,引導他們繼承和發揚革命優良傳統,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會珍惜當下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雙嶺社區書院開展“傳承紅色基因 一心向黨”紅色歌友會,以唱紅歌的形式,傳遞愛黨、愛國的熱情,帶領社區居民回顧黨的光輝曆程,謳歌黨的豐功偉績。樂海社區書院開展蒲公英“黨建引領 致敬榜樣”文化宣傳教育活動。活動中,黨員帶領少先隊員致敬革命先烈,用畫筆描繪對黨的敬意,並以故事講述的形式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

銀亭社區書院開展“老少同樂”書法藝術交流課堂。現場,書法老師指導孩子寫書法。

關鍵詞二:傳統文化

社區書院在集美運行已經三年有餘,按照“一院一品”的要求,實現轄區書院個性化特色服務“百花齊放”。但是,社區書院幾乎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重視傳統文化的傳承。國學、國畫、書法、剪紙等具代表性的中國傳統文化符號,甚至閩南童玩、答嘴鼓、荷葉說唱等地方特色文化象征,都被搬上了社區書院的舞台。

“堅持習練書法不僅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擁有一項技能,更是陶冶情操、修身養性的一個過程。”書法達人陳學霖告訴記者,2016年開始,他就在鳳山社區書院、頂許社區書院開設公益書法課程。每周天上午,風雨無阻地為社區孩子們授課,他擁有了一票忠實的小粉絲,“我堅持書法四十多年,能夠通過書院的平台發揮餘熱,傳承這一中華文化的瑰寶,很有意義。”陳學霖如是說道。

鳳山書院開展“國學禮儀”夏令營,向孩子們普及古代禮儀知識,結合現代文明觀念,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同時,倡導文明新風。銀亭社區書院開展的“老少同樂”書法藝術交流課堂,邀請集美老年書法協會的書法老師現場揮毫潑墨,激發青少年愛書法、學書法的熱情,講解握筆姿勢、筆法結構、字體變化等,提高青少年的書法技能和文化素養。

在園博社區書院舉辦的暑期安全教育活動現場,學生家長學習心肺複蘇術。

關鍵詞三:安全意識

寒暑假是學生安全事故高發期。交通事故、溺水、燒燙傷……意外一旦發生,對一個家庭來說,或許是永久的傷痛。為了進一步提高社區青少年安全防範意識,讓青少年的度過一個安全、輕鬆、有意義的暑假,集美區各社區書院在暑期開展以居家安全、出行安全、消防安全、防溺水、防詐騙、應急救護等為內容的安全主題活動累計11場次,吸引了500餘人參與。

灌口中心小學6年級的甄思羽是雙嶺社區書院裏的“老麵孔”,平時課後、周末就經常“泡”在書院,暑假期間,一周去參加三次課程更是家常便飯。“前一陣子參加了書院的‘小小消防員’活動,回來就給我普及了消防安全知識。”甄思羽的媽媽蔡女士興奮地告訴記者。

園博社區書院開展“防危杜險 暢享盛夏”園博社區暑期安全教育活動,邀請集美區紅十字會的講師,普及夏季防溺水及戶外遇險時救助基本知識技能,實地示範應急救護方法,提升社區居民安全意識。康城社區書院開展“快樂暑期,消防先行”暑期消防安全主題活動,加強青少年群體的消防安全意識,旨在提高消防安全知識技能,減少暑期火災事故的發生。東宅社區書院還攜手集美義務交警隊、後溪交警中隊,在廈門北站開展“文明交通,快樂出乘”交通安全勸導誌願宣傳活動,以己之力,由己及人,廣泛影響社區居民樹立安全意識,優化交通安全環境。

滸井社區書院和兌山社區書院帶領學員進企業工廠,感受科技的魅力。

關鍵詞四:科普教育

放下課本,在實踐中探索科學的奧秘,徜徉科學的海洋。社區書院通過開展趣味科學講堂向社區青少年兒童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形成愛科學、講科學、用科學的濃厚氛圍。據統計,各社區書院暑期開展的科普教育專題活動10場,346名青少年受益。

利用周邊豐富的高校資源,潯江社區書院邀請廈門理工設計藝術學院教師開展科普係列公益講座,帶領孩子們在藝術創作中發揮天馬行空的想象,培養其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分析問題甚至解決問題的能力。

紡織社區書院開展“科技築夢,知行社區”青少年科技體驗活動,讓青少年了解無人機、智能車等科技產品,激發他們對科技的濃厚興趣,啟發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以及探究新鮮事物的勇氣。濱水社區書院開展“我是小小科學家之移動的星空”活動,通過實驗觀察,帶領孩子們感受奇妙科學世界。“讓孩子們在開闊視野的同時,培養好奇心和求知欲,盡情享受科技帶來的別樣樂趣。”書院社工童秋梅表示。

濱水社區書院組織開展愛心義賣活動。

關鍵詞五:垃圾分類

在集美,垃圾分類工作正在全麵開展。為了推動垃圾分類工作內化於心、外化於行,集美區各社區書院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垃圾分類、舊物再利用、愛心義賣等活動。據統計,暑假期間各社區書院開展了24場次的垃圾分類活動,引導社區青少年進一步學習垃圾分類知識,培育社區青少年愛護家園的環保意識,旨在通過“小手拉大手”,由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再帶動一個社區,最終實現人人參與垃圾分類,參與文明建設,爭做文明居民。

錦鶴社區書院開展“垃圾分類我先行 爭當文明小使者”係列活動,利用小視頻介紹垃圾分類的重要性,以圖書捐贈和親子環保閱讀等環節倡導循環使用書籍,從源頭減少垃圾,讓“垃圾”動起來。盛光社區書院組織社區小誌願者開展垃圾分類知識講座,並走上馬路撿拾垃圾,協助環衛工人對垃圾進行分類,為建設潔淨家園貢獻力量。

除了為青少年兒童精心烹製了一道道“暑期大餐”,社區書院也沒有放鬆日常課程活動的開展。針對社區不同年齡段的居民,定製特色服務,滿足居民多樣化的精神文化需求。特別是開展了一係列提升親子關係,提倡敬老助老的主題活動,讓書院成為凝聚社區正能量的重要載體,提升居民幸福感、獲得感。

“一開始是陪女兒參加活動,後來我成了社區書院的一名誌願者。”康城社區書院誌願者施鳳告訴記者,從武夷山來到廈門生活,一開始總覺得自己是“外地人”,自從參與了社區書院的活動,不僅和女兒有了共同的去處,與左鄰右裏打成一片,還學習了簡單的閩南語,“我是社區書院的一份子,是集美的一份子。”

據集美區社區書院管理平台統計,截至今年8月底,集美區開設26家社區書院,學員人數超過3萬,服務人數超過18萬,培育孵化群眾組織94支。目前,社區書院各項服務有序開展,形式多元化,內涵不斷提升,深受廣大居民群眾的喜愛和支持。(記者 李霖 通訊員 黃妙)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證券分析網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