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電動汽車創業公司Rivian周二大漲15.16%,充电战争該公司市值已達到1400億美元以上,大众超過大眾汽車的拉已1390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三大車企。经打這彰顯出資本市場對電動造車新勢力的充电战争無限看好,更凸顯出傳統車企當下所麵臨的大众冷落。
然而,拉已傳統汽車巨頭們顯然並沒有放棄在電動車領域的经打競爭——這其中,大眾汽車可能是充电战争傳統汽車轉型大軍中的領頭羊。
在對抗特斯拉為首的大众電動汽車新勢力的戰鬥中,大眾汽車仍然氣勢如虹:他們已經計劃大力投資、拉已擴充人力、经打革新技術,充电战争並與其他傳統車企展開聯盟,大众來與特斯拉在電動汽車的拉已關鍵戰場——電力基礎設施領域展開競爭。
今年初,大眾汽車聘請了電力行業資深人士埃爾克•特姆(ElkeTemme)擔任其能源和電動汽車充電部門的主管,以彰顯出其在充電領域的雄心。特姆曾在德國能源公司萊茵集團(RWE)和Innogy工作了近20年。
特姆上任後的動作也是大刀闊斧:她立刻擴充充電和能源部門的人員數量,今年該部門員工數量已經增加了兩倍,她還計劃明年將員工數量再增加一倍,到2022年達到300人左右。
在資金方麵,大眾也是毫不手軟:大眾已經計劃到2025年前在電動汽車電池領域投入350億歐元。據路透社分析稱,到2030年,大眾在電動汽車和電池領域的投資計劃將在全球遙遙領先。
“我們正在投資於那些不一定馬上就能盈利的高增長領域。我們總是在集團戰略的整體背景下看待這些投資,”特姆表示,“這就是為什麽建立綜合基礎設施是關鍵。”
大眾在電動汽車和電池方麵的投資冠絕全球
多年以來,特斯拉一直在推出高性能的超級充電站,並在全球建立了約3萬個快速充電站。今年10月,特斯拉還曾透露,在過去18個月裏,其自有充電網絡已經增加了一倍,並將在未來兩年內增加兩倍。
大眾顯然也不甘示弱。大眾預計,到2025年,其快速充電網絡將增加近3倍,達到約4.5萬個:大眾將在歐洲布局1.8萬個電動汽車充電站,在中國和北美分別擁有1.7萬個和1萬個,屆時大眾將超越特斯拉,成為全球電動汽車市場的領導者。
今年3月,大眾表示,計劃斥資4億歐元擴大其在歐洲大陸的快速充電網絡。
此外,在歐洲,大眾與寶馬、戴姆勒、福特(配置|詢價)和現代合資創立了電動汽車充電網絡公司Ionity,還與意大利國家電力公司、英國石油公司和西班牙伊貝德拉電力公司等能源公司合作,通過聯盟形式填補充電網上的空白地區。
特斯拉已經表明,在電動汽車領域,僅僅銷售汽車不再能削減成本。它采用了一種新的商業模式:不僅僅賣車,還售賣電池、太陽能電池板,甚至在某些州直接售賣電力。
大眾也采取了類似的商業模式,甚至更加開放:他們計劃向所有電動或混動汽車的個人客戶提供充電服務。泰姆表示,今年7月他們推出了一項針對非大眾汽車客戶的電力服務,已經吸引了超過1萬名客戶。
特姆表示,大眾計劃讓所有電動汽車司機(無論是否駕駛大眾汽車)都能使用其快速充電器,相比之下,特斯拉迄今為止的超級充電網絡隻針對特斯拉司機——荷蘭的一個試點項目除外。
“在充電基礎設施的推出方麵,我們正在尋求一種與特斯拉不同的方式,”泰姆表示,“我們想要一個開放、無歧視的充電網絡,並將發展我們的服務,使我們的服務更舒適、更簡單、更有吸引力。”
大眾汽車表示,其開放的方式意味著,其電動車的買家可以在歐洲超過25萬個現有的公共充電站充電,這些充電站可能來自不同的供應商,充電速度也不同。
不過問題在於,不同廠商的充電協議和支付方式可能有所不同,這可能會讓電動車充電成為一項耗時且麻煩的工作。
因此,大眾計劃從2022年第一季度開始在歐洲提供“Plug&Charge”技術,使充電支付過程更加順暢。通過這一新技術,汽車將儲存車主的付款信息,並在為該服務設立的加油站將充電插頭連接到電動汽車上時進行非接觸式付款。
盡管這些都是老牌汽車製造商麵臨的新挑戰,但特姆認為,這些挑戰是可以克服的。
“公用事業公司必須重塑自我,從核能和煤炭轉向可再生能源。在汽車行業,包括大眾汽車,目前的問題是如何保證機動性,從而不斷地將重點從傳統汽車轉向可持續能源汽車。”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