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梁建章把矛頭對準元宇宙時,梁建章包括網易、大厂敌百度、元宇字節跳動等互聯網大廠已經在布局元宇宙業務。梁建章騰訊高層也表示,大厂敌擁有開發元宇宙技術的元宇能力。而阿裏剛剛成立了一個新公司,梁建章其業務正是大厂敌與元宇宙相關。為什麽梁建章這麽不看好元宇宙,元宇而要成為大廠的梁建章“敵人”?
撰文 / 魏一寧田晏林
編輯 / 宋函
梁建章向元宇宙開炮
久未發聲的攜程聯合創始人梁建章,又放炮了。大厂敌這一次,元宇他不再催促大家“生孩子”,梁建章而是大厂敌將矛頭對準了當下最火爆的元宇宙。
12月9日,元宇“攜程全球合作夥伴峰會”在中國澳門舉辦,包括梁建章在內的攜程一眾高管都亮相發言,他對元宇宙的看法就是在這個會上釋放的。
“全球合作夥伴峰會”是攜程每年都搞的品牌公關活動,在會上,通常會發布攜程自己的營收數據、新的戰略,甚至講一些對旅遊業的看法。
去年在成都開峰會時,作為攜程董事局主席的梁建章就發言說,攜程將在四個方向深耕國內旅遊市場,並以深耕國內為基礎,實現全球戰略布局。
可惜,今年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全球旅遊業遭到重創,攜程的全球戰略布局恐怕沒有完全實現。
聯合國旅遊機構世界旅遊組織(UNWTO)近日稱,2021年,全球旅遊業損失將達到2萬億美元,成為受新冠疫情影響最大的行業之一。對比2019年,2021年的全球旅遊人數降低了70%至75%,降幅與2020年類似。
今年的峰會在中國澳門召開時,梁建章依然講了一番自己的見解。他先是給大家打雞血,說最近旅遊業正在複蘇,並對明年情況表示樂觀。之後,他話鋒一轉,就講到了時下最時髦的話題——元宇宙。
跟其他企業家熱烈擁抱元宇宙不同,梁建章上來就提出了相反觀點。在他看來,元宇宙用低成本創造了各種樂趣,會帶來人口風險和科技停滯。
同時,他還不離本行,講到旅遊跟元宇宙的矛盾關係:“一定要把旅遊體驗做好,更有趣、更有交互性、沉浸感,不讓元宇宙替代旅遊。”
他甚至把旅遊業的責任放到非常重的位置,“如果人類沒有旅遊,那就隻有元宇宙了。”
梁建章的這番言論,立刻在網絡上引發熱烈討論。雖然有相當一部分網友表達了對出去旅遊的渴望,但還是有人對梁建章的這個觀點產生質疑:“元宇宙是未來互聯網的發展方向,是一個把網絡、硬件終端和用戶囊括進來的一個永續的、廣覆蓋的虛擬現實係統……梁建章這是想當然了吧。”
還有人注意到梁建章在談話中,又扯到了人口問題,調侃道:“作為人口學家外加攜程的董事長,梁建章不管是什麽熱點事件都能把人口與旅遊扯上關係。”
梁建章對人口問題確實很感興趣。可以說,他對人口話題保持著十年如一日的熱情,這已經遠超過經營企業。他不僅寫過書,頻繁發文,甚至還自費拍過一部人口紀錄片,寫了一本6萬餘字的人口寓言小說,並且始終活躍在“催生”第一線,為“多生孩子”搖旗呐喊。
上一次他成功“出圈”,也是因為談論人口話題。今年5月11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其中新出生人口1200萬,同比2019年下滑18%。數據披露後,梁建章表現得憂心忡忡。
他很快提出了一個雷人言論:建議多生一個孩子獎勵100萬元。此言一出,在網上炸開了鍋。生一個孩子獎勵100萬,每年國家需要多生1000萬小孩,這意味著每年光發放鼓勵生育補貼就達到10萬億。
很快,網民們開始對他的建議進行“惡搞”。鳳凰周刊發起了一個微博投票,“梁建章建議生1個孩子獎勵100萬,你覺得錢該誰出?”結果是,參與投票的3.6萬人中,有2.2萬人投給了梁建章,還有幾千人投給了攜程。
這一次,當梁建章把矛頭對準元宇宙時,包括網易、百度、字節跳動等互聯網大廠已經在布局元宇宙業務。騰訊高層也表示,擁有開發元宇宙技術的能力。而阿裏剛剛成立了一個新公司,其業務正是與元宇宙相關。
梁建章,這位人口問題專家、攜程聯合創始人,似乎一下子就站在了互聯網大廠對立麵,成了“敵人”。
大廠紛紛入局元宇宙
“元宇宙”不是個新概念,它被稱源自美國作家尼爾·斯蒂芬森在1992年出版的科幻小說《雪崩》,裏麵構建了一個真人可於其間生活、社交並與現實世界平行的共享虛擬世界。
元宇宙更容易被大眾理解的參照物,是2018年上映的電影《頭號玩家》。在影片中,導演斯皮爾伯格描繪了一個非常科幻的綠洲世界:穿戴上VR設備之後,人們可以去任何自己想去的地方,通過勞動和競技可以賺錢(經濟係統),這逐漸讓生活在綠洲裏的人形成了一套獨特的價值理念和文化特征(文明)。
今年,這個概念終於在資本的鼓吹下,成了風口。
此前,騰訊和阿裏已經開始涉足NFT。NFT全稱“非同質化代幣”,是一種獨一無二的數字憑證,可以用於保護版權,通過區塊鏈讓創作者直接獲得收入。據稱在美國,哪怕是簡單的一幅漫畫,隻要加上了NFT,就可以拍出十幾萬美元以上的高價。
也因為如此,NFT與元宇宙被指有著緊密的關係,簡單地說:NFT是元宇宙中一個基本且不可或缺的元素。
考慮到法律規定尚不明朗,騰訊和阿裏並未炒作NFT,隻是進行了低調的嚐試:騰訊在23歲生日之際給每位員工發了一張NFT頭像,並製作了NFT《十三邀》,前者隻能在公司係統內部轉讓,後者售價僅18元,不可交易;阿裏則發行了九色鹿、敦煌飛天兩款NFT付款碼皮膚,售價9.9元。
阿裏的NFT付款碼皮膚限量8000個,一經出售就被搶光,在閑魚上,NFT皮膚的最高定價達到150萬元。為了避免炒作風險,阿裏很快決定把這兩款NFT皮膚下架。
除了開發NFT產品外,騰訊也已經開始在遊戲、資本方麵涉足元宇宙。
目前,騰訊已經是美國“元宇宙第一股”Roblox公司的股東,並持有元宇宙遊戲公司Epic40%的股份。
在自身方麵,騰訊被曝將會利用曾經開發爆款遊戲《王者榮耀》的天美工作室,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各方麵資源,開發新遊戲。據知情人士透露,天美新成立了F1工作室,涉及中國、美國、加拿大、新加坡的員工,遠期目標是開發可以對標“綠洲”的虛擬社區。
11月10日晚,在騰訊控股2021年第三季度業績電話會上,騰訊總裁劉熾平還公開回應了關於元宇宙的問題:“元宇宙是個值得興奮的話題,我相信騰訊擁有大量探索和開發元宇宙的技術和能力,例如在遊戲、社交媒體和人工智能相關領域,我們都有豐富的經驗。”
劉熾平還表示,“將虛擬的世界變得更加真實,以及讓真實的世界更加富有虛擬的體驗,這是一種融合的方向,也是騰訊一個大的方向。”
(圖源:視覺中國)阿裏最近也開始加碼對元宇宙的投入。12月8日,據天眼查App顯示,阿裏巴巴成立全資子公司元境生生(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000萬元,經營範圍包括軟件開發、計算機係統服務和演出經紀等業務。
對於耗資千萬成立新公司一事,阿裏巴巴內部人士對《科創板日報》透露,該公司未來業務與元宇宙相關。而此前,阿裏巴巴已經申請注冊了“阿裏元宇宙”和“淘寶元宇宙”等商標。
網易最近甚至搞了一個元宇宙的“行為藝術”。12月2日,網易雲音樂在港交所上市,網易舉辦了首個“元宇宙”上市儀式。儀式中29歲的虛擬人丁磊身著黑色西裝,和50歲的丁磊一起亮相現場。在線上參加活動的嘉賓,也是通過數字身份的形象參與。
對於元宇宙,網易當家人丁磊顯得非常積極,在Q3季報電話會中,丁磊說:“元宇宙是一個很火的概念,網易在元宇宙相關的技術和規則上都做好了準備,我們相信,元宇宙真正降臨的那一天,網易有能力快速搶跑。”
此外,包括字節跳動、百度、莉莉絲、米哈遊等公司也都在元宇宙上有所布局。
主要開發硬件的華為也開始進軍元宇宙,在2021年9月25日的中關村論壇上,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厚崑表示,元宇宙代表了人類社會對於虛擬和現實進一步融合的期待和向往,我們要更大程度地去還原並且構建一種超越物理世界的體驗,這是一個充滿想象力的方向。
日前,華為發布了基於虛實融合技術Cyberverse的AR交互體驗APP“星光巨塔”。“星光巨塔”提供了多種玩法,參與者進入App就可以看到一個虛實融合的世界,在這裏可以收集能量、搜索寶箱、尋找NPC、占領能量塔、團戰打BOSS,以取得最終的勝利。
雖然當前的科技還不足以打破虛擬和現實之間的“次元壁”,實現元宇宙的最終目標。然而,對於未知的元宇宙世界,大部分互聯網大廠都躍躍欲試,不希望在這個賽道上落於人後。
但是,為什麽梁建章卻這麽不看好元宇宙?
梁建章的“私心”
盡管梁建章站在旅遊行業和人口發展的維度思考元宇宙,提出反對意見,但從攜程目前的經營狀況看,他的這番言論或許還夾帶著“私心”。
(圖源:視覺中國)攜程二季度財報顯示,作為集團的四大主營業務,住宿預訂收入25億元,同比增長96%;交通票務收入為21億元,同比增長80%;旅遊度假收入3.67億元,同比增長182%;商旅管理收入3.9億元,同比增長141%。
看上去業績表現總體不錯,國泰君安證券也認為其整體收入增長符合預期,但該機構在拆解其財報後發現,剔除3.66億元的股權報酬費用和10.09億元的公允價值變動後經調整股東淨利潤為7.28億元,比預測低了31.4%,且報告期內公司淨虧損6.47億元。
“攜程承諾響應政府共同富裕方針將增加公司成本結構的不確定性,可能會使公司估值低於曆史水平。”10月初,國泰君安證券將投資評級由“賣出”上調至“減持”。
在部分技術人士看來,未來元宇宙在旅遊方麵也可以有所應用,比如可以讓幾個朋友在家中通過遠程呈現的虛擬世界,來共同遊覽同一個景點。此外,任何與體驗或購買相關的行為,都可與“元宇宙”關聯起來,例如酒店讓住客提前看客房,旅行社與遊客“麵對麵”谘詢講價。就連真正在度假的人可能也會去“元宇宙”解決客服問題,如點餐、投訴、購買升級體驗產品。
當前,計算機視覺與3D掃描技術的Matterpor公司已經可以通過VR技術使用戶體驗到埃及的五大遺跡。在國內,張家界元宇宙中心也在近期掛牌成立,該中心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研究元宇宙是認真的,目的是為遊客探索出更好的旅遊體驗。
這些真實存在的旅遊資源,恰恰是攜程最為珍視的生財之源,而元宇宙賽道上不斷湧進來的對手,於攜程而言也是一股巨大的壓力。
但在旅遊行業,元宇宙不能取代的事情有很多。
龍途國際CEO曹誌剛從事旅遊科技和數字營銷近二十年,他告訴《財經天下》周刊,目前能看到的元宇宙的使用場景,對商務旅行可能會有些影響,對休閑旅遊應該不構成任何威脅。“休閑旅遊的各種體驗,都不是元宇宙可以替代的。但在(真實世界的)旅遊營銷上,元宇宙甚至可以起到不錯的作用。”
梁建章當然也知道元宇宙對旅遊業的積極影響,他之所以對元宇宙開炮,還是想增加老百姓出門旅遊的積極性。
自從2016年梁建章卸任攜程CEO,把擔子交給孫潔後,他就把更多的精力用在自己的研究上。但在2020年,疫情衝擊下,攜程等旅遊平台陷入困境。很少給攜程站台的梁建章開始搞直播帶貨,從貴州苗王到希臘海王,從唐伯虎到白娘子,把這些角色都cosplay了一遍,為了能讓攜程度過危機,沒有一點老板的架子。
時移勢易,攜程在新一時期的對手已不再是傳統OTA,而是流量大戶美團、小紅書和抖音等。顛覆者往往來自於行業之外。2020年,美團的酒店間夜量已全年持續超過攜程係總和,而美團到店、酒店及旅遊的營收已經超過了攜程全年營收。今年4月,攜程回港二次上市,但美團的體量是攜程的10倍。
當一眾互聯網公司擁抱元宇宙時,梁建章當然有所察覺,隻不過他知道攜程的立身之本還是旅遊。不止是梁建章,許多旅遊業人士認為,“元宇宙”在文旅產業的定位更像是旅遊的輔助產品,不可能替代真實的旅遊。
“從營銷的角度來看,元宇宙可以作為一種很好的目的地推廣方式,讓近兩年比較流行的雲遊、直播等形式更加友好。”曹誌剛表示,目前看到的元宇宙提法,應該是在多年的技術的積累的基礎上,在概念上的一個飛躍,是不是能真正實現技術上的突破,尤其是用戶體驗上的質變,還有待觀察。
其實,梁建章對元宇宙也不是全盤否定。他承認真宇宙、真旅遊應該利用元宇宙技術,把旅遊體驗做得更好,更有趣、更有交互性、沉浸感。
隻不過具體如何拉動攜程的業績,梁博士恐怕還得少說多做。至於攜程未來會如何利用元宇宙技術讓業績翻盤,還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