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实打造全鏈條閉環分類係統

时间:2025-04-20 05:13:44来源:编辑:

升級改造集中投放點4700座、热门课配備桶邊值守督導員4619人、生活居民垃圾分類知曉率94%、垃圾6座垃圾焚燒發電處理項目規模達9500噸/日……從抓好居民小區源頭分類“重頭戲”,分类到大力推進後端處理設施建設運行,成暑合肥穩步推進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期实打造全鏈條閉環分類係統。践活


當前合肥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已適度超前,热门课實現了生活垃圾“全焚燒、生活零填埋、垃圾全利用”,分类全鏈條閉環分類係統日趨完善。成暑

 

暑期實踐活動

生活垃圾分類成“熱門課”

“同學們,期实知道用過的践活電池是什麽垃圾嗎?”“喝過的茶葉,屬於什麽垃圾?热门课”……不久前,在高新區青鬆食物科普館和垃圾分類科普體驗館來了一批特殊參觀者——參加暑期實踐活動的家長和孩子。孩子們熱情高漲,積極參加有獎問答、互動,不少小朋友站上講台分享生活垃圾分類心得。

“利用暑期課堂,開展形式豐富的生活垃圾分類主題活動,讓垃圾分類不僅始於心,更踐於行。”合肥市城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既提高全民垃圾分類意識,也抓好居民小區源頭分類“重頭戲”。

當前,合肥聚焦提升垃圾前端分類投放成效,推行“定時、定點、定人督導”分類投放,通過一對一、麵對麵的監督、指導,提高分類效率,力促居民分類習慣養成。

截至7月,全市居民區升級改造集中投放點4700座,啟用運行3758座,配備桶邊值守督導員4619人。居民垃圾分類知曉率94%,可回收物、廚餘垃圾增量成效明顯,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超過35%,前端分類成效逐步顯現。

 

紅色引領

黨員誌願者化身“桶邊督導員”

每天早上,在廬陽區柳林苑小區的垃圾分類投放點,一名身穿紅色馬甲的誌願者在開展桶邊督導誌願服務。當有居民前來扔垃圾時,他一邊打開居民們的垃圾袋逐個開袋檢查,一邊指導居民做好垃圾分類。

在垃圾分類的“綠色”新風尚中,活躍著一群“紅色”黨員的身影。

合肥將垃圾分類納入基層黨建工作,越來越多的黨員誌願者走進各小區,建立社區工作小組和誌願者團隊,逐步形成黨建引領、居民自治、居委協調、物業參與、誌願服務“五位一體”的工作格局。

“依托誌願服務、集中宣貫、主題活動等方式,印發分類指南、宣傳手冊、口袋書、電子海報,編繪原創兒童繪本等,提高居民垃圾分類知曉率和參與度。”該負責人介紹,以黨建為引領,統籌社居委、業委會、居民自治組織、物業企業、校園社團等基層組織力量,組建“跑樓團”、“管家團”、“宣講團”、“兒童團”,以入戶“‘垃’家常”的形式,引導居民自覺開展垃圾分類。

 

全程監管

建設全鏈條閉環分類設施

後端處理能力決定垃圾能否真正實現“變廢為寶”。近年來,合肥大力推進後端設施建設運行,全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已適度超前,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全鏈條閉環分類係統日趨完善。

一個巨型抓鬥,一把抓起近9噸生活垃圾,投進焚燒爐……在肥東縣循環經濟示範園內,合肥首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中節能(合肥)可再生能源有限公司正在平穩運行。

像這樣的垃圾焚燒發電處理設施,合肥有6座,處理規模達到9500噸/日,而全市廚餘垃圾處理能力也已達到1600噸/日,基本滿足近期生活垃圾分類需要,實現了生活垃圾“全焚燒、零填埋、全利用”。

隨著城市的發展,合肥還將新添一批垃圾處理後端設施。其中,在建的建築垃圾資源化處理設施有3處,設計處理規模101萬噸/年,計劃於2022年和2023年相繼建成並投入使用。

“我們建立健全全程監管製度,多元監督模式,全麵築牢收運環節,防止分類好的垃圾混收混運、偷倒亂倒。”該負責人表示,比如規範垃圾分類投放和收集行為,實現垃圾分類建設運營市場化企業的跟蹤監管,做到日產日清和流向可追溯。嚴格考核標準,各級垃圾分類工作專班定期開展檢查,聘請第三方隊伍隨機開展暗訪,全麵開放公眾監督渠道,推進垃圾分類工作提質增效。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證券分析網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