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保演示收益率可超過10%

时间:2025-04-20 08:05:31来源:编辑:

近年來,光环高歌猛進的投资美股令大眾對投資海外基金有了很大興趣,一種能跨過監管與外匯限製、境外基金金具可自由投資明星基金的明星美元理財產品在正悄然走紅。

被稱為ITA(投資人信托)的背后這種產品,混合信托、年拿投連險、到本基金概念於一身,有保演示收益率可超過10%,险性在網上簡單操作即可購買。品靠谱不少用戶在知乎平台上都表示,光环自己曾在理財公司的投资財富沙龍上被推銷過相關產品。

然而,境外基金金具這樣的明星投資機會並非如想象中那樣完美。

投資六年可贖回不到十分之一

早在2014年,背后田小姐經朋友介紹,購買注冊於開曼群島的投資人信托(ITA)產品。她在兩年裏共投入2.7萬美金,全部放入ITA平台上的王牌對衝基金英仕曼AHL。然而等到六年後贖回時,發現賬戶裏僅剩2050.97美金。

田小姐表示,當初她投保的是25年計劃,銷售告訴她在第六年即可取出,不用換匯不用境外開戶,在家就能享受頂級對衝基金帶來的收益。但萬萬沒想到,六年過去了,能贖回的錢連投資款的十分之一都不到,而贖回費用卻高達18777美金。

賬戶概覽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贖回過程也十分不易,當時的銷售已經不見去向,她需要聯係ITA位於香港的亞洲總部。據她透露,一個月寫了三四封郵件都沒有回音,直到使用較強硬的言辭後才收到了賬戶明細,發覺贖回需要被扣除25年的手續費。而這些手續費並非“從天而降”,早在投保時就寫在了純英文版的合同中。

合同中費率說明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界麵新聞根據ITA官網上的產品資料進行了計算:假設每年按最低繳費金額2000美金計算,投資25年的各種手續費高達1.5萬美金。扣除公司對長期客戶的忠誠紅利後,仍有1.3萬美金之多,占總投資額的26%。

大部分基金在富途等境外股票交易平台上並無買入與贖回費用,管理費為每年1%。

高昂的費用不足以抵消高收益帶來的誘惑。ITA產品在投資演示時的收益率從最低4%至超過10%不等,投資14年即可實現本金翻倍。但這樣的收益並沒有任何保證成分,隻是簡單展示各種假設下的情況。

另一位購買了ITA產品的客戶表示,自己當時選擇購買是被產品背後投資的各大海外知名基金所吸引。“不少基金在2020年一年的增長就有50%以上。”目前海外基金在國內的合規購買渠道隻有QDII(合資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可選擇範圍有限。

ITA產品除了能連接表現優異的明星基金外,還有保險性質,一旦客戶身故有相當於賬戶價值101%的人壽保障。更重要的是,此類產品可以刷銀聯卡實現資金出境,也不需要如海外保險一樣到當地簽約。

信托+投連險 無障礙投資海外?

根據銀聯發布的《境外保險類商戶受理境內銀聯卡合規指引》,境內居民在境外購買與意外、疾病等旅遊消費相關的經常項目保險,可以使用銀聯卡支付;其他保險項目嚴禁使用銀聯卡支付。

在2016年前,香港保險是最方便的資金出境方式,盡管有單筆5000美金限製,但利用不限次刷卡,數百萬美金出境都不是難事。在監管趨嚴後,投保資金隻能利用其他途徑出境。但以海外信托的名義刷卡購買保單並不在銀聯卡的封禁列表之內,據理財公司銷售透露,一天刷卡限額可達10萬美金。

ITA產品的本質正是信托和投資相連保險的混合產物。

與國內信托主要發售理財產品不同,海外信托是富有家庭隔離財產風險的常見手段。具體來講,客戶(委托人)一般在低稅離岸地設立信托公司(受托人),將自己的財產轉由信托公司持有,信托公司再根據客戶的要求打理資產並向信托的受益人分配收益。

圖片來源:界麵整理

在ITA的結構中,ITA作為保險公司通過設置集合信托來為客戶持有保單,客戶在境內簽署的文件實際為信托委托授權文件。客戶的資金托管在保險公司在離岸地設立的SPC結構(隔離投資公司)中,通過該結構把錢轉入投連險。這部分錢和保險公司的資產完全分離,不同客戶的資金之間也不會相互影響。

投資連結保險不是什麽新興事物,國內外各大保險公司均有相關產品,其本質類似於一個“基金超市”。投保時客戶需要選擇一支或者幾支基金構成一個投連賬戶,這些基金通常是由專業投資機構運營,由保險公司挑選並納入投連產品基金清單。保費進入投連賬戶後,賬戶價值會隨著投資組合的實際價值進行波動。與傳統壽險的保證收益不同,投連險的收益和虧損都是客戶自行承擔,高收益和高風險並存。

有保險業內人士表示,盡管投連險會實現更好的收益,但一般不會輕易向非專業客戶介紹,“平台上那麽多基金,專業人士都不可能全部看懂。每家保險公司對基金的風險評級也都不一樣,這家評的低風險可能是另一家的高風險。我們也沒辦法做推薦,大部分靠客戶自己選了。”

2019年引起關注的“安盛爆雷事件”背後便是注冊在開曼群島的基金設立的投連險。

該基金被收錄在安盛的投連險基金組合裏供主要來自內地的客戶選擇,2018年基金淨值一度暴跌95%,涉及資金超過4億港幣。不少受害客戶尋求安盛負責無果後在尖沙咀拉起橫幅,欲討回公道。

後經香港警方調查,此次爆雷的基金實則是一樁詐騙案,基金公司利用客戶對安盛公司的信任,把投連險包裝成“跨國保險公司旗下基金”,吸引兩百多位客戶投保,保費幾十萬至上千萬不等。之後詐騙團夥將基金中的保費轉移到團夥內部的銀行和證券戶口,用來運作借貸生意和“炒樓”,以及給內地中介分紅。

受害人在2018年7月開始打算贖回基金時發現,涉事基金價值大跌。2019年2月,基金宣布破產,當時基金聲稱是因為投資高風險資產失利,其後警方深入調查後才發現詐騙集團有偷竊基金資產的動作。

警方指出,由於涉事詐騙集團本身有資產支持其基金,故初步可以通過保險公司審查。至於基金成功登陸平台的原因,當中涉及公司程序,仍有待調查。

安盛聲明圖片來源:安盛官網

境外投資維權實操難

對於投連險背後的種種風險,界麵新聞也詢問了理財公司的客戶經理,對方表示,目前ITA提供的基金都屬於公募基金,和瑞銀等私人銀行提供的產品一樣,安全係數無需擔心。謹慎型的客戶可以選擇一些債券類或者運作十年以上的基金。

當被問及保險公司倒閉,離岸地有無法律強製其他公司接盤時,她強調,ITA公司目前在專業保險評級機構貝氏的級別為A-,每年由畢馬威出具審計報告,不存在信貸風險。且公司主要賺取客戶的管理費,亦不存在再投資失敗的風險,所以不會輕易倒閉。

對於手續費問題,該客戶經理表示,這是部分顧問為了更高的傭金和業績誤導銷售的後果,與保險公司無關,保險公司已經在合同裏列明各種費率問題。他們公司到目前為止並沒有任何客戶有維權的訴求,如果真的需要打官司,可以到保險牌照的注冊地進行。

客戶的權益受美國法律(部分ITA產品的注冊地在波多黎各)保護,美國的相關法律隻會比國內更嚴格,因此不需要擔心。”

有熟悉海外信托設立的律師向界麵新聞指出,對於普通人來說,購買海外理財或者信托產品一旦有法律糾紛產生,維權將十分困難。“在做這種配置的時候,匯率和資金出境問題是一層風險,機構如何運作是另一層風險。機構如果靠不住的話,錢投出去了也無法順利收回。“

受管轄權限製,客戶必須尋求當地法律的保護,或者委托當地的律師代理,這對於不熟悉境外法律程序的客戶來講是不小的成本。境外法律條款晦澀難懂,說不定涉及多個國家法律,又存在語言障礙,且路途遙遠,對於有律師團隊的高淨值家庭都是個問題,更何況普通人。難道真要跑地圖上都要仔細找的小島上打官司嗎?”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證券分析網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