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同款尤其受歡迎

时间:2025-04-20 05:13:46来源:编辑:

2021年寒潮來襲,北斗羽絨服銷量與價格齊齊暴增。搭上大厂價格昂貴的羽绒高端羽絨服變成暢銷款,明星同款尤其受歡迎。服竟動輒數千元、卖上上萬元的成本炒作羽絨服甚至賣斷貨。

近來,涨还標榜“高端”的北斗加拿大鵝等羽絨服廠商出現質量和售後問題,聲名狼藉。搭上大厂一眾國產服裝品牌還在高端羽絨服市場蓄勢待發。羽绒是服竟什麽助推了羽絨服價格暴漲?當下高端羽絨服受追捧的背後,是卖上怎樣的市場現狀?

部分品牌銷量大增300%價格普漲30%

隨著寒冬來臨,羽絨服銷量大增。成本炒作此前,涨还加拿大鵝門店前被消費者大排長龍,北斗萬元羽絨服遭到瘋搶。盡管加拿大鵝一度遭遇信譽危機,高端羽絨服還是成為緊俏“物資”。近日,有消息稱,以波司登為首的羽絨服生產企業,訂單異常火爆,部分產品銷量大增300%。

在位於北京西單的波司登旗艦店,相關銷售人員對記者稱:“目前,很多係列的羽絨服需要調貨,部分暢銷款出現斷碼,明星同款非常受歡迎。高端戶外係列的兩款羽絨服賣得最好,價格分別為3999元、4599元。”

她透露,“目前波司登最貴的羽絨服為融入航空科技創新技術和北鬥定位係統的登峰係列產品,售價為14900元,但是目前店裏沒有展示。”記者在波司登線上旗艦店看到,此款羽絨服月銷量為93件。

受市場火爆、成本趨高等影響,今年市麵上的羽絨服價格出現普漲。

一位波司登產業鏈人士告訴記者:“今年羽絨服價格普遍上漲,僅就波司登來看,價格較去年普漲30%。而明星同款價格較普通款高出50%以上。”他還透露,“波司登是老牌羽絨服,但是此前銷量平平,近年轉變了營銷風格,引入代言釋放明星效應。明星款羽絨服比較符合時下年輕人的口味,雖然價格高,但是銷量卻很不錯。”一位波司登內部人員也對記者表示:“今年極寒係列羽絨服價格較去年每件漲了三四百元。”對於價格上漲原因,他說是因為“麵料升級、材質升級”。

成本上漲傳遞產業鏈價格水漲船高

寒潮襲來,羽絨服賣得火也在情理之中。但羽絨服價格為何一漲再漲?高達數千元甚至上萬元的羽絨服,真的物有所值嗎?

據了解,目前我國羽絨服行業以製造商品牌模式為主。

羽絨服產業鏈上遊是羽絨、服裝麵料和各種輔料等原材料企業,中遊則是生產企業,行業下遊為專賣店、商超、電商等各類銷售渠道,羽絨服廠商以直營和經銷的方式觸達消費者。

一般來說,羽絨的成本要占到一件羽絨服的三成。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羽絨及製品生產、出口和消費國,有著豐富的羽絨原料資源及先進的加工能力。但羽絨行業為高汙染行業,近年來國家相關部門對不合格養殖場的關停,致使羽絨供應減少,加之疫情影響,羽絨價格持續上漲。

記者在淘寶看到,目前羽絨種類很多,價格也千差萬別,一斤從十幾元到數百元不等。

一家羽絨服製衣廠負責人告訴記者:“羽絨主要差別在選材和加工工藝上。今年充絨量90%白鴨絨的價格從一斤100元漲到了230元以上,主要因為進入寒冬,養殖場減少,另外受疫情影響,關閉的較多。”

“羽絨水漲船高是一部分因素,在行業整體銷售成本中,銷售費用占40%。近幾年門店、雇傭人員的開銷也在上漲,渠道成本層層疊加,也致使羽絨服價格上漲。”一位羽絨服門店經營者稱。

高端市場成香餑餑是戰略還是炒作?

不過,給羽絨服注入防水防風、定位係統等科技屬性,就把價格吹上天,甚至翻上數倍,在很多行內人看來還是不理解。

“服裝產品本身成本相對較低,大品牌羽絨服本身溢價就高,羽絨服價格上萬元確實太邪乎。”位於浙江的一家羽絨服製造企業相關人士直言。

上述製衣廠人士稱:“對於品牌大廠而言,即使選較好的羽絨,成本也是可控的,不會突然大幅度上調價格。它們還是在向市場主推標榜‘高端’的高價產品。”

據了解,目前部分羽絨服出現斷貨,除了成本、需求上漲抬高價格外,廠商也在原料緊缺的情況下,調整結構,優先保證高端產品的供貨。

目前,羽絨服市場呈現兩極分化。大品牌高端產品受追捧,但中小品牌卻普遍庫存嚴重、營收下滑、生存艱難,作為羽絨服產業鏈上的成員,紅豆股份和七匹狼去年營收分別降低6.14%、8.08%。

近年來,羽絨服大品牌廠商在產品線和戰略上的調整,助推了高端產品的火爆。波司登首席財務官兼副總裁朱高峰此前表示,去年波司登羽絨服的主力價位在1600元左右,今年1800元以上的產品占比或達到40%以上。未來三年公司主力產品價格會提高到2000元以上。他稱,“價格的上漲不存在泡沫。隻要能做出好的產品,產品即便漲價,也會得到消費者的認同。”近日,紅豆股份等多家公司也對外宣稱發力高端羽絨服市場,推出聯名羽絨服。

“我國羽絨服行業小規模企業難以立足,羽絨服企業將向品牌化方向發展,行業龍頭份額將進一步提升。國貨羽絨服品牌的崛起是科技化、服務化國際產業分工和升級消費產業轉移的結果。歐美大牌、日韓品牌的市場份額向國產品牌轉移也是一種必然。在此消彼長的過程中,國產品牌應做好占領這些市場份額的準備。但品牌企業切不可為進入高端而盲目漲價、炒概念,應更落地真正注重研發。”王赤坤認為。

“隨著成本上漲和消費水平提升,企業適度調價是可以理解的。近年來,國產羽絨服品牌發力中高檔品類,可以提高本土品牌的存在感與競爭力,從而正麵迎接國際品牌的競爭。不過,高端價格策略不能演變為一種手段,企業更多還要更關注產品研發、運營能力的提升,借助‘國潮風’帶來的發展契機,走向全球市場。”中鋼經濟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胡麒牧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

本報記者賈麗

(責任編輯:蔣檸潞)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證券分析網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