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以輸入法產品起家

时间:2025-04-20 02:03:12来源:编辑:

2018年9月28日,跳楼机式一家此前並不為人熟知的输入市后司中國公司在紐交所上市。

但上市當天,法起一眾媒體卻出奇地不吝給予這家公司各種響亮的家上家老名號——“全球化巨頭”“互聯網國際巨頭”“中國技術出海第一股”等等。

這家公司,大跌就是牌出觸寶。其以輸入法產品起家,跳楼机式用十年成功上市,输入市后司上市時擁有2.137億海外月活、法起並實現1.34億美元的家上家老年營收。

然而高光並未持久。大跌自2018年9月在紐交所上市以來,牌出觸寶股價卻經曆了類似“跳樓機式”暴跌。跳楼机式公司IPO發行價為12美元/股,输入市后司而到了今年12月7日收盤,法起股價僅剩0.54美元/股,總市值3629萬美元。

股價的尷尬,是觸寶自身一係列業務轉型不順的縮影。

對於觸寶而言,早期憑借差異化的工具屬性,成功在一眾出海公司中突圍上市;但隨著智能手機升級潮,工具類產品出海生存空間被擠壓,轉型休閑遊戲後才略有起色;在國內主推的瘋讀小說也遭遇了來自閱文、阿裏等巨頭的圍剿。以上種種瓶頸,直接造成了業績和股價的“雙降”。

未來,這家老牌出海企業如何兌付市場預期,是亟待回答的問題。

1、突圍上市

在中國移動互聯網應用出海這件事上,可能沒有公司比觸寶更有發言權。

對於其他移動互聯網公司來說,出海可能是其在國內人口紅利見頂後、進一步挖掘增量市場的必經之路;但對觸寶而言,出海則是其自成立那天就確定的戰略。

2008年成立伊始,觸寶就選擇以英文輸入法作為切口,直接進入海外市場,合作夥伴包括SONY、acer、中興、OPPO、vivo等。截至2018年9月,觸寶已經擁有超過2.137億的海外MAU(月活),其中輸入法主要活躍在東南亞,其他業務活躍在北美、歐洲和大洋洲。2018年6月的招股書顯示,前者占到公司全球綜合產品MAU的34%,後者為36.3%。

將全部兵力放在海外的選擇無疑是大膽的。一方麵,這讓觸寶遠離了國內市場移動互聯網人口紅利的激烈競爭,另一方麵也讓觸寶在海外市場實現自給自足,走出了一條不依賴巨頭公司的獨立發展之路。

上市前,觸寶已自帶“扭虧為盈”的光環。這在與其同時期上市的中概股公司中實屬罕見。

招股信息顯示,觸寶2016年淨虧損3070萬美元,2017年淨虧損2366萬美元,但到了2018年上半年,淨利潤已經“打正”,為351萬美元,2018全年更是實現了1015萬美元淨利潤。

也正是這些原因,觸寶一路走來被不少投資機構看好。上市前,觸寶的股東名單裏包括啟明創投、紅杉基金、海納亞洲、建銀國際等知名機構;上市後一個月,摩根士丹利就高調增持了3113.18萬股,持股市值超過518萬美元,不少券商隨後也給出增持建議。

圖源:觸寶官網

除了上市的高光,觸寶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便是在與國際巨頭的訴訟中勝訴。

2012年12月,國際輸入法巨頭Nuance公司以337條款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起訴觸寶專利侵權。觸寶CEO王佳梁曾在演講中將“337調查”比作“核武器”,一旦失敗,觸寶將失去在海外市場的生存空間。

這場訴訟一直持續到2013年10月,隨著雙方的和解,觸寶成為中國首個在軟件行業337調查中勝利的公司。

後來,觸寶在成功打開海外市場之後嚐試在國內上線觸寶電話,但其功能與微信高度重合,故一直聲量不大。據百度移動指數顯示,觸寶電話的用戶關注度從2016年以後就開始走低。

此時的觸寶,已經開始陷入工具類產品“雙低”的弊端,競爭壁壘低、用戶粘度低。所以,在經曆人口紅利期的野蠻發展之後,用戶增長很快將觸及天花板。

2、遭遇巨變

出海就意味著要遠離國內市場,也在一定程度上遠離了國內輿論的關注度。

但有一件事,讓沉寂許久的觸寶再次抓住了國內媒體的頭條——被“封殺”。

2019年6月,安全公司Lookout披露,觸寶公司的238款應用程序中包含軟件插件。手機休眠、鎖定或是觸寶應用程序不再使用時,這個插件就會觸發破壞性的廣告。Lookout公司研究員克裏斯蒂娜·巴拉姆(KristinaBalaam)表示,“這讓手機幾乎無法使用”。

一個月後,7月17日,美國媒體BuzzFeed報道,觸寶的數百個應用程序使用了一種名為BeeTaAd的侵入性廣告插件,即使手機或應用程序未在使用時,這個插件也會向用戶發送咄咄逼人的廣告。隨後,GooglePlay立即下架了60餘款觸寶公司的產品。

穀歌一位發言人表示:“我們的穀歌應用商店開發者政策嚴格禁止惡意行為、欺騙行為,以及破壞性的廣告。一經發現,我們將采取行動。”

觸寶的產品被下架之後,旗下應用被禁止進入GooglePlay以及穀歌各大廣告平台,這也導致公司的業績出現巨大波動。2019年Q3財報顯示,當季公司營收3127萬美元,同比下降15%,營業利潤-1636.7萬美元,同比下降702%。

在海外市場,GooglePlay對於觸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按照券商估算,2018年底,觸寶90%的用戶都來自海外市場,其中最重要的產品之一輸入法,在海外有過億用戶,是觸寶營收的重要渠道。此外,觸寶還在GooglePlay上架了數百款Android應用,靠著這些產品帶來的流量廣告收入觸寶才得以實現全年千萬美元的淨利。

某出海公司產品負責人高達表示,“下架事件之後,觸寶在海外的工具類業務基本上都沒法搞了,這也逼著他們不得不想一個新的出路。”

的確,失去穀歌之後,觸寶開始變了。

這種變化體現在國內和國外兩個方麵。在國內,幾乎與GooglePlay被“封殺”同時,觸寶關聯公司上線了一款名為“瘋讀小說”的閱讀APP,網文內容涵蓋都市爽文、古代言情、現代言情、甜寵、穿越、玄幻修仙等。這款產品主打的特點是“一口氣看到大結局,不花一分錢”,甚至在完成相關任務後還可以“賺錢”。

圖源:瘋讀小說

在瘋讀小說“福利中心”內,用戶通過每日簽到和閱讀規定時間的小說後可以獲得碎片,並用這些碎片兌換手機。

這種類似“網賺”的模式,幫助瘋讀小說快速積累了一大批用戶。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觸寶的網絡文學產品(主要指瘋讀小說)平均DAU(日活躍用戶)為1020萬,較2019年12月的480萬大幅增加一倍有餘。截至今年Q3,觸寶網絡文學類產品收入貢獻達到39%,已成為第二大收入來源。

2020年初,疫情突襲全國,“宅經濟”再次爆火,而觸寶也抓住機會上線了不少網賺遊戲。據DataEye數據,2020年1月國內開始陸續出現了大量的網賺類產品,而當月廣告投放靠前的20款遊戲裏,有5款來自觸寶。DataEye在報告中稱,這類產品的素材清一色的強調獎金刺激,貼近“下沉用戶”生活細節,談不上什麽遊戲體驗感,素材製作成本也是較低的,出現最多的字段是:“回收”、“領紅包”、“秒到賬”、“即刻提現”、“賺錢”、“零花錢”、“1元提現”等等。

圖源:DataEye

在國外,觸寶的業務重心也轉到遊戲上。麵對已經十分擁擠的國內遊戲出海賽道,作為新玩家,觸寶切入點是輕、薄、快的休閑遊戲領域,巧妙避開了與遊戲大廠的正麵競爭。

2021年5月,觸寶旗下超休閑遊戲《CatwalkBeauty》上線,隨後即登頂美國等58個國家地區的AppStore、GooglePlay遊戲榜。在上線初期的3個月,這款遊戲貢獻了近300萬美元的毛利潤,整體投資回報率超過200%。

從財務數據表現看,今年Q3遊戲業務為觸寶貢獻了56%的營收,成為絕對的營收主力。觸寶海外遊戲業務負責人盧爭超表示,因為看好海外遊戲賽道,公司在2019年下半年即開始在遊戲領域探索。

此外,觸寶還投資了一些遊戲工作室,包括Smillage、Taptek、多樂工作室和啡咖工作室等。其中,Smillage就是幫助觸寶研發和推出《CatwalkBeauty》的最大功臣。

綜合來看,2019年的那場巨變在一定程度上減緩了觸寶發展的增速,但另一方麵也幫助觸寶擺脫了對於工具類產品的過度依賴,才有了後來網文+遊戲的組合拳。

3、尷尬處境

網賺閱讀+網賺遊戲,這些玩法雖然幫觸寶獲得了流量,但公司的口碑也因此顯得有點尷尬。

有網友在百度問答裏留言稱“瘋讀小說說的是可以抽手機,抽手機碎片,但抽獎次數需要去簽到,看小說時長獲得,一本小說裏麵有大量的廣告,你在看小說中途需要不斷看廣告解鎖新章節,很麻煩。並且手機也沒有他說的那麽容易抽到,不推薦。”

在黑貓投訴平台上,關於“瘋讀小說”的投訴有163條,其中虛假廣告、虛假宣傳、誘導消費等字眼多次出現。更有網友好不容易集齊了手機碎片並換取手機,但卻在簽收時被收取費用,後又發現手機根本無法使用的情況發生。

圖源:黑貓投訴

而且瘋讀小說采取觀看廣告解鎖小說章節的製度,這一業內通行的免費閱讀模式也在遭遇廣告質量下降的挑戰。2020年315晚會上,主打“網賺閱讀”的趣頭條就因廣告審核不嚴,賭博、擦邊球等劣質廣告叢生的問題被點名。

加上閱讀原本就是需要深度沉浸的行為,對外部信息的幹擾高度排斥。一旦平台強製用戶從情節沉浸的體驗中跳出觀看廣告或其他宣傳材料,則容易引發用戶的反感甚至閱讀行為的終止。

在APPStore(中國)上,瘋讀小說的評分僅為4.1分(滿分為5分),而同行七貓小說、番茄小說、微信讀書的評分分別為4.5、4.8和4.9分,差距一目了然。

在遊戲領域,觸寶推出的那些網賺遊戲就像煙花一樣,絢麗而短暫。

在國內,嗨壽司、嗨貓貓、嗨農場、嗨老板等遊戲的生命周期極短,買量行為停止後,用戶數呈斷崖式下跌。

而在國外,超休閑遊戲市場的競爭已經越來越激烈了。從2017年興起到現在,四年的時間裏,超休閑遊戲市場誕生了如Voodoo、Rollic、Zynga等的大牌公司,市場格局接近紅海。無論是進入市場的門檻,還是保持競爭力的難度都在提升。

今年4月,蘋果推送了iOS14.5正式版,其中隱私政策的更新對超休閑遊戲領域影響非常大。一方麵,加強對用戶隱私的保護後,無節製的推送廣告將成為過去;另一方麵因為無法判定用戶的價值,買量和投放成本也將提高。

一減一增之間,對於主要靠IAA模式(應用程序內廣告)實現變現的觸寶而言,挑戰越來越大。

過去數年,觸寶98%的以上收入都來自廣告,可以說完全是靠“一條腿”在走路,在國內外遭遇的產品尷尬可能直接導致業績變臉。財報就顯示,過去的六個季度裏觸寶虧多賺少,股價也從曆史高點的13.3美元跌到了如今的0.54美元,縮水了接近96%。

圖源:東方財富

其實,觸寶不是沒有考慮過轉型,這幾年的也一直奔波在轉型的路上,但收獲並不明顯。

早些年,觸寶就曾發布多款移動應用,大部分都是內容產品,有家庭鍛煉訓練軟件Hifit、女性護理應用Cherry、生活提醒軟件DrinkWaterReminder等等,但無論哪一款產品,都沒有走出同質化嚴重的困境。後來,Keep、大姨媽等等產品越做越強,留給觸寶的空間幾乎為零了。

去年四季度,觸寶開始嚐試IP衍生產品,基於瘋讀小說原創網文《惹不起的蘇晚晚》改編的首部IP短劇已經上線。而後又開始蓄力電商項目,將優質的網文IP孵化更多有趣生動的周邊衍生品,滿足用戶的喜好,從而加速IP打造和商業化速度。

幾天前,12月3日,觸寶科技首席戰略官周兆文在雪球投資者生態大會上透露,公司將布局元宇宙的沉浸式、體驗式數字內容及互動遊戲產品的開發,從而形成高沉浸感、強互動體驗的開放式娛樂新場景。

可以說,為了不落後,觸寶一直在努力跟上“潮流”。

總體來看,這些努力也有了初步成果。最新財報顯示,2021年Q3公司經調整淨利潤為37萬美元,去年同期經調整淨利潤為-2052萬美元,季度內持續扭虧,財務狀態回歸正增長。

對於未來,觸寶創始人兼董事長張瞰介紹:“公司在2021年第三季度推出了14款新手遊,而2021年第四季度有15-20款遊戲的遊戲產品線,以及2款重點休閑手遊。”

除了遊戲,網文業務也取得長足增長。瘋讀小說瀏覽評論的用戶規模Q3提升了3倍,讀者平均每日閱讀時長為153分鍾,相比上季度保持穩定,海外網文用戶規模也環比增長了20%。

立足於網文與遊戲,隨著內容投入的增加與商業化變現效果的優化,觸寶的內容生態協同效應逐步釋放,在用戶增長、增強用戶粘性方麵有更顯著的表現,觸寶未來的產品價值與變現潛力也更加可觀。

張瞰此前表示:“展望未來,我們將延續目前的戰略重心,在全球範圍內構建以用戶為導向的內容生態係統,以實現可持續增長和整體盈利的能力。”

4、“二次”出海

總體上,觸寶自上市起完整的經曆了從波峰到波穀動蕩。

在高點時,觸寶站在舞台中央,是中國互聯網出海的領頭羊;低穀時,觸寶遇到了下架、“封殺”和股價大跌的衝擊。

值得慶幸的是,如果當初沒有選擇避其鋒芒出海創業,可能觸寶早就因為個中原因淹沒在互聯網的浪潮中。既然觸寶能夠在出海浪潮中占得先機,也就有其成功的道理,例如在技術方麵的堅持,上市前觸寶就已經擁有了170多項專利授權以及申請專利。今年Q3觸寶的研發投入為920萬美元,比去年同期的820萬美元又增加12%。

但企業的發展始終要順應市場規律,如今觸寶的轉型,也是積極“自救”。

在2020年接受經濟觀察報采訪時,觸寶創始人兼董事長張瞰表示,觸寶的發力點在國內,國外業務也依舊在做。從長遠角度,他依舊看好海外市場,“中國產品國際化還是應該堅持要做的一件事情,尤其中國的互聯網”。

而據媒體報道,觸寶自2021年初開始又重新把海外作為發展重點,這從其2021年下半年密集的新遊發布計劃就可以看出端倪。觸寶CFOMr.RobertCui在Q3財報中指出:“拓展海外手機遊戲部分的規模一直是我們我們的戰略,自2021年第二季度以來,它提供了令人興奮和令人滿意的增長。”另一邊,觸寶也加大了網文在海外的曝光度,以期實現文學IP在國內外的“一魚兩吃”。

觸寶的新動作恰好也趕上了近兩年新一輪出海熱潮。在2021年的前11個月裏,出海成為不少互聯網公司口中的熱詞,包括騰訊、網易、快手、小米和字節跳動在內的企業都從中獲得了實實在在的收益。12月6日一早,伴隨阿裏新一輪組織架構調整,原淘寶、天貓總裁蔣凡開始全麵負責阿裏海外業務,這也進一步引起了國內媒體對於新一輪“出海熱”的討論。

中信證券給出的2022年投資趨勢更是直接看好出海,研報中指出,我們認為2022年內容互聯網的結構性趨勢將圍繞三條投資主線展開,包括互聯網的全麵出海、文化自信背景下的內容國產替代、文化與消費結合帶來的新消費。

“在我們這些出海人的眼裏,2016-2018年的觸寶簡直是‘神’一樣的存在,無論是用戶數還是盈利能力,觸寶絕對是第一梯隊。”高達說。而對於觸寶再次出海,他認為難度相比之前肯定會更大,具體表現也不好說。

Q3財報發布後,受短期財報利好影響,美股周三開盤觸寶高開21%。但長期來看,再次回到熟悉的出海賽道,觸寶能否再現過去的輝煌,需要交給時間來驗證。

(文中高達為化名)

作者|唐飛,編輯|貝爾)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證券分析網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