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2月16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曾宇姍)12月14日上午,厦门首屆保生青草藥文化節暨慈濟北宮重建30周年,推动以及第29屆廈門保生慈濟文化節在海滄溫厝慈濟北宮閩台青草藥公園同步開幕。青草來自東南亞地區以及海峽兩岸的药中專家學者、保生大帝宮廟信眾等數百位嘉賓共話青草藥文化的马新傳承與發展,共敘濃濃鄉情。联合
據了解,申遗閩台青草藥是厦门中醫藥的一個支脈,在傳承《黃帝內經》等中華醫藥的推动基礎上融入了對閩南天候、地氣、青草生物生態的药中認識,由閩南“醫祖”保生大帝開創。马新經過千年的联合世代傳承和不斷豐富,閩台青草藥隨著閩南先人過台灣、申遗下南洋,厦门成為中華兒女的文化聯結。2022年,“閩台青草藥”成為福建省第七批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慈濟北宮保生青草藥傳習中心成為項目保護單位。
開幕式現場,慈濟北宮理事會和新加坡廈門公會、馬來西亞勇全殿代表透露,他們正在對接洽談聯合將青草藥文化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希望以青草藥文化為紐帶傳承文化。中馬青草藥文化節也在商討籌辦中,計劃一年在中國辦,一年在馬來西亞辦,新加坡、印尼、印度等國都可以加入。
為期兩天的活動,還舉辦了以“青草藥與人的健康”為主題的交流論壇,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李誌勇研究員帶來了國家重點課題研究成果《中國民族民間醫藥的繁榮與發展——以納西醫藥調查為例》,馬來西亞文化藝術旅遊部專家埃茲利納女士帶來《跨文化交流——馬來草藥醫學與傳統宇宙觀敘事》分享。15日上午,來自馬來西亞、新加坡、海峽兩岸暨香港地區的保生大帝信眾共同參與“保生大帝信俗”祭祀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