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逾均創2018年5月以來新高

时间:2025-04-20 07:54:56来源:编辑:

周三,人民在岸、币对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分別最高觸及6.3515、美元6.3512,创逾均創2018年5月以來新高。年新分析師表示,高出近期中國出口強勁導致貿易順差不斷擴大,口高令外匯市場美元供給相對過剩,景气從而推動人民幣匯率走強。推动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汇率今年1-11月,升值我國進出口總值為5.47萬億美元,人民貿易順差達到5817億美元,币对較去年同期增長26.5%。美元

“從供需兩方麵來看,创逾我們國家今年的貿易順差非常大,整個貿易額已經提前完成了‘十四五’的計劃,在這種情況下,巨額的貿易順差會導致整個外匯市場的美元供給過剩,而人民幣相對來說供給不足。”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陳波表示。

根據商務部7月發布的《“十四五”商務發展規劃》,到2025年,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要達到5.1萬億美元,比2020年增加近4500億美元,年均增長2%。

貿易順差的大幅增加帶動銀行結售匯差額走闊。國家外匯管理局數據顯示,1-10月,銀行結售匯順差1965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2倍。今年前三季度,衡量結匯意願的結匯率,也就是客戶拿到外匯以後賣給銀行的規模和客戶涉外外匯收入之比是66.9%,這個比例比去年同期上升了2個百分點。

從美元角度來看,分析師指出,盡管美聯儲已啟動實施縮減購債計劃(Taper),但遠未到收緊貨幣的程度,短期內美元的供給仍十分寬裕。

“美國也不能讓經濟過分地下行,此外,美國對於物價的控製,到底在多大程度上需要收緊貨幣,現在爭議還很大,所以又導致大家認為短期內美元的供給是非常寬鬆的。”陳波說。

他進一步指出,新冠疫情以來,我國加強了對跨境資金的監管,導致國內對美元需求疲軟,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人民幣對美元升值。“換句話說,我們資金出去的渠道不是那麽通暢,就造成了整個中國的資本出海相對較少,那麽對美元的需求就相對下降,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美元需求的相對疲弱,也是美元對人民幣貶值的一個重要原因。”

中國匯投資研究院副院長趙慶明認為,從外匯市場運行的規律來看,短期內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還將繼續走強,但從中長期來看,雙向波動才是大趨勢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日前在第一財經《首席對策》欄目中表示,美元對人民幣匯率年內跌破“6”的可能性較小。一方麵,隨著前期人民幣匯率彈性增加,市場供求對人民幣的拉動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釋放,短期內出現更大幅度升值的可能性較低。另一方麵,近期美國通脹率屢創新高,市場對美聯儲提前加息的預期不斷升溫,這會促使美元走強,推動資本回流美國。

“資本回流美國意味著中國的資本流入減少,甚至會階段性出現資本流出的風險。此外還會疊加金融風險,如果美聯儲加快貨幣緊縮,可能會由於現在資產價格估值過高,進而引起資本市場動蕩,那麽中國也將受到傳染效應。”管濤說。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證券分析網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