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鵝又一次登上了熱搜。加拿大鹅跟此前因北京三裏屯、中国玩砸上海國金中心新店開張,加拿大鹅客流如織上熱搜不同,中国玩砸這次並不光彩。加拿大鹅
起因是中国玩砸,有消費者反映其花11400元買的加拿大鹅一件加拿大鵝羽絨服,出現了商標繡錯、中国玩砸部分脫線、加拿大鹅麵料味道刺鼻等質量問題。中国玩砸
加拿大鵝則展現出了所謂“羽絨服界的加拿大鹅愛馬仕”般的高傲,稱“所有中國大陸地區專門店售賣的中国玩砸貨品均不得退貨”。消費者隻好拍照跟加拿大鵝總公司聯係,加拿大鹅卻得到“不再通過照片提供產品認證”的中国玩砸回複。
市界查詢官網發現,加拿大鹅其在加拿大卻有30天退貨的規定,且近期還因聖誕假期延長了退貨期限。
一石掀起千層浪,上海市消保委也於12月1日上午約談了加拿大鵝。
事情發酵到如此地步,12月1日中午,騎虎難下的加拿大鵝改了說辭,稱“在符合相關法律規定的情況下,所有中國大陸地區專門店售賣的產品可以退貨退款”。
截至此時,該消費者已經維權了約一個月。
與此相對的是,目前,加拿大鵝光是大陸地區的門店就占到了其門店總數的三分之一,2021年報顯示,亞洲已經成為加拿大鵝營收規模最大的市場。
01、頻頻翻車背後
10月27日,上海市民賈女士在“加拿大鵝”專門店購買羽絨服,付完款後,被店員要求在抬頭為《更換條款》上簽名,不簽名,就不能拿走衣服。
上海律師吳聲威對市界表示,這種行為其實就是“強賣”,消費者甚至可以報警處理。
而在《更換條款》上,加拿大鵝寫明,除非相關法律另有規定,所有中國大陸地區專門店售賣的貨品均不得退貨。
“即便是消費者簽了這個條款,當下生效了,未來也可能無效。”吳聲威解釋道,如果消費者提起訴訟,法院做裁定時,會判斷該項條款有沒有排除消費者的主要權利,而“不能退貨”的規定顯然排除了消費者的主要權利,可以認定為是無效的格式條款。
更何況賈女士這件羽絨服是出了質量問題。北京盈科(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郭韌認為,雖然我國目前的法律規定中,對於線下實體店購買商品,沒有明確的法律法規、部門規章規定七日無理由退貨。但是,消費者在商品存在質量問題時依然享有退貨的權利。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四條規定,經營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質量要求的,消費者可以依照國家規定、當事人約定退貨,或者要求經營者履行更換、修理等義務。消費者可根據此條款,以質量問題要求加拿大鵝退換貨。
吳聲威補充道,7天無理由退換貨雖然是針對線上的消費行為,但如果產品出了質量問題,線上線下都可以“有理由”退貨。
雖然加拿大鵝屬於國外品牌,但“中國境內的外國品牌商家、公司都需要遵守中國的法律法規。”郭韌告訴市界,“‘所有中國大陸地區專門店售賣的貨品均不得退貨’等類似規定屬於商家內部出台的商業規定,明顯與法律精神相抵觸,損害了消費者權益,理應視為不具有效力。”
拋開加拿大鵝最初“倔強”地不肯給中國大陸地區消費者退貨這件事背後的內涵,其本身的質量問題,也令人堪憂。
一件動輒上萬的羽絨服,說是奢侈品也不為過,卻出現脫線、味道刺鼻這樣的問題,並且,這還不是它第一次“翻車”。
(加拿大鵝公司的員工在工廠縫製夾克)
2021年9月3日,“加拿大鵝因虛假宣傳被罰45萬元”上了熱搜,起因是,加拿大鵝宣稱所用的羽絨混合材料是“均含有Hutterite羽絨,這是優良且最保暖的加拿大羽絨”。
但實際上,羽絨的品質和產地無關,產自“Hutterite”也不能彰顯其保暖性。更重要的是,加拿大鵝在中國銷售的大部分產品,並非使用了保溫性能更加出色的高蓬鬆度鵝絨,而是使用了蓬鬆度較低的鴨絨。
“加拿大鵝”變身“加拿大鴨”的戲法之外,加拿大鵝還存在一脫一身毛,號稱“終身保修”卻不受理,加拿大鵝難辨自身產品真假等問題。
在黑貓投訴平台,搜素“加拿大鵝”字樣,截至2021年11月底,有219條結果,其中多涉及“拒絕退換貨”“質量問題”“不維護消費者權益”等問題。
02、中國成業績亮點
別看如今的加拿大鵝已火遍全球,但公司真正的崛起不過是近幾年的事。
加拿大鵝這家公司的起點,可以追溯到1957年創始人SamTick在多倫多一個倉庫裏經營的“小作坊”。這個小作坊最早隻生產馬甲、雨衣和雪地服,上世紀70年代,在第二代接班人的帶領下開始生產羽絨服,後來才有了加拿大鵝這個品牌。
起初,加拿大鵝專注在保暖、戶外這個小眾領域,並不為大眾所知。真正讓品牌“出圈”進入普通消費者的視野,要從第三代接班人丹尼·瑞斯說起。
丹尼·瑞斯年輕時的夢想是成為一名短篇小說家,對繼承家業絲毫不感興趣。然而,自他2001年接手加拿大鵝至今,公司卻從小作坊走到了全球,這背後的最大推手當屬貝恩資本。
2013年貝恩資本以2.5億美元收購了加拿大鵝多數股權,在資本打造下,加拿大鵝從一個小眾的戶外品牌搖身一變,轉型為頂級服飾製造商,有了“羽絨服界愛馬仕”之稱,公司業績、股價也迎來爆發式增長之路。
根據加拿大鵝招股書數據,2014-2016財年,公司營收複合增長率達到38.3%,2018財年,其營收更是同比大漲46.4%。公司股價也在2018年11月達到了曆史最高的72.3美元。
不過,2020財年開始,加拿大鵝就出現了營收增速放緩的跡象,公司在資本市場開始遭到冷落。
2020和2021財年碰上疫情,加拿大鵝的業績表現更是“難看”。其中,2021財年(截至2021年3月)公司營收同比下滑5.7個百分點,淨利潤更是直接腰斬。
在近兩年業績淒迷的背景下,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市場成了加拿大鵝的“指望”。
加拿大鵝到中國掘金始於2018年,當年10月、12月,在香港和北京連開兩家店。過去三年,加拿大鵝在中國市場持續擴張,其官網顯示,目前光是大陸地區的門店就有13家,占其門店總數的三分之一。
亞洲地區的營收也從2018財年的0.4億加元,增長至2021財年的2.6億加元。在加拿大、美國市場營收下降,歐洲及其他市場停滯不前的情況下,2021財年,亞洲已經成為加拿大鵝營收規模最大的市場。
在亞洲市場中,中國區的業績雖未單獨披露,但從公司披露的市場增速不難看出中國市場對它的重要性。
2022財年Q2(2021年至7-9月),加拿大鵝銷售額同比增長40.3%,而中國大陸的直銷收入更是同比增長85.9%。丹尼·瑞斯也表示,2022財年Q2的增長主要得益於全球電商渠道和大中華區的業績增長。
03、國貨浪潮崛起
能在中國市場站穩腳跟,加拿大鵝仰仗的是其高超的營銷手段。而這種手段,曾在它發家的歐美本土上演過。
加拿大鵝最擅長的方式便是植入電影。也是電影,使其從戶外小眾品牌走向了大眾。
丹尼·瑞斯最早用的招數,是向在極端天氣、地點拍攝的演員免費贈送加拿大鵝羽絨服。加拿大鵝開始頻頻出現在影片中,影片一上映,同款羽絨服也會跟著上市。比如在2004年的《後天》《國家寶藏》兩部電影中,就有加拿大鵝羽絨服的出現。
在電影中的露出,讓加拿大鵝的知名度越來越高,不過當時外界對其印象仍然停留在保暖效果好的功能性上。
直到2013年,模特、演員,凱特·阿普頓穿著比基尼,套著加拿大鵝羽絨服的照片出現在《體育畫報》上,被丹尼·瑞斯視為品牌發展的裏程碑。
當時,凱特·阿普頓剛在某個男性網站“全球最性感”的女人評選中獲得第二名,這張照片讓加拿大鵝展示了保暖之外,時尚的一麵。在貝恩資本的運作下,加拿大鵝成功躋身羽絨服奢侈品行列。
加拿大鵝在歐美等國家風行後,很快得到了中國消費者的青睞。諸如周冬雨、何穗等明星也開始身披加拿大鵝。
有“明星光環”加身的加拿大鵝成了經濟學裏的韋伯倫商品,又稱“炫耀財”,價格越高銷量才越高。這種商品能滿足人類的虛榮心,是財富與地位的炫耀,故稱為炫耀性消費。加拿大鵝大概就屬於這種商品。
於是,“三步一大鵝”成了2018年、2019年中國不少城市的冬天奇景,用一句話形容就是,“有紋身的都嫌熱,穿大鵝的都嫌冷”,不管氣溫如何,總要穿出來“晃一晃”。
正如有網友評論“我沒有xx的萬貫家財,還不能擁有一件同款羽絨服了嗎”。躋身奢侈品圈的加拿大鵝,成了一種身份構建和價值認同的符號。
不過,隨著經濟和消費環境變化,加拿大鵝帶來的這種“身份優越感”漸漸成了老黃曆。
中金公司在研報中指出,參照日本、韓國的品牌發展之路,當一國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後,國貨消費的浪潮將會崛起。
日本優衣庫、韓國電視劇等幾乎都是在該國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後發展起來的。這主要是因為一國經濟的崛起會讓國人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倍增,對國貨的接受度也會提高。
2019年,我國人均GDP首次突破1萬美元,這兩年國貨崛起的現象也席卷各行各業。
具體到羽絨服這個品類,我國不缺羽絨、不缺生產技術,缺的是品牌。數據顯示,我國羽絨年產量在40萬噸左右,占全球80%,鴨絨更是占據90%以上。
國內最大的羽絨服生產商波司登,之前因為品牌老化、庫存積壓等問題經營不善。近年來,波司登開始注重設計和營銷,通過時尚走秀、設計師聯名、明星潮人街拍等方式,成功實現品牌升級,獲得消費者青睞。
而且,現在的年輕消費者尤其是Z世代消費者,對於品牌的忠誠度也在降低。比起品牌,他們更在乎產品的品質和價格。
國內消費者越來越成熟,原來那種外國品牌都等同於“高大上”的日子已經一去不複返了。
從去年冬天開始,一些明星在短視頻中亮相時就有意識地把加拿大鵝商標遮住。現在如果還靠一件加拿大鵝炫耀財富和品味,就太不合時宜了。
(除單獨標注來源外,以上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作者|華宇齊敏倩編輯|劉肖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