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剩金融活動過度自我循環

时间:2025-04-20 04:57:54来源:编辑: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劉世錦周日表示,刘世傳統的锦传济已经济以物質化生產為代表的實體經濟是過剩的,中國現在要做的统经是從傳統的實體經濟轉向數字化賦能的新的實體經濟。

他在參加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時說,过剩我們麵對的实体数字是兩種不同的實體經濟,一種是发展方產能過剩的實體經濟,一種是刘世數字化賦能、生產率大幅提升的锦传济已经济新的實體經濟。

“強調發展實體經濟的统经背景之一是最近幾年虛擬經濟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過度金融化,过剩金融活動過度自我循環,实体数字搞了一些難以穿透的发展方次貸產品。此外,刘世信息化和數字化快速發展,锦传济已经济有些人也認為這是统经偏離實體經濟的虛擬活動,有些人認為電商平台發展擊垮了大量商鋪,甚至很多大商場也開不下去了。”劉世錦說。

他表示,實體經濟數字化轉型要由消費到生產、由流通到製造。近年來,數字經濟的發展主要分布在批發零售、社交媒體等領域,下一步,要實現產品生產過程的數字化,實質性提升實體經濟的質量效益和可持續性。

劉世錦強調,在實體經濟數字化的過程中也要擺正政府、企業和市場的關係。政府注意力應放在製定規則、維護公平競爭、提供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合理引導預期等方麵,對具體技術路線不必過多幹預,更多交由市場競爭。

他認為,實體經濟數字化的重點是要轉向人工智能。近年來,自然語言處理、圖像識別、智能駕駛、算法推薦等領域的快速發展和應用已經顯示了人工智能技術的巨大潛能。在實體經濟中,人工智能應用可以體現在對宏觀經濟行業、具體產品運行狀況的實時感知和觀測上,特別是體現在預測上。這些技術的發展可以顯著改進資源配置效率和經濟運行的穩定性。

在談到近期中國經濟形勢時,劉世錦說,9月以來,中國經濟複蘇動能出現明顯回落,從目前的態勢看,四季度兩年平均增速很可能在4%以下。

“下一步經濟會怎麽樣,如果需求持續低迷,PPI居高不下,中下遊企業的利潤被明顯擠壓,經濟增速偏低,價格過高,效益下降,這就是風險加大的類滯脹局麵,這需要高度關注,因為這不僅僅是影響四季度,也會影響到明年。”他說。

對於當前市場關注的房地產風險、能耗雙控、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等問題,劉世錦建議,在一個適當長的時間裏采取硬措施實現軟著陸。這樣,“即使是有的泡沫破裂了,風險釋放不可避免,但不至於動搖大局。”他說。

他同時指出,對於上述風險問題,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作用可能有限,和短期的宏觀政策相比,要更加關注結構性潛能。事實上,長期以來中國經濟的中高速增長不是因為宏觀政策,而正是受益於結構性潛能。

在劉世錦看來,結構性潛能是中國作為一個後發經濟體,在消費結構,技術結構、產業結構和城市化過程中所具有的潛能。“中國現在人均1萬美元,發達國家3萬美元,這個差距就是中國的結構性潛能。如果一定要做一個排序的話,第一位應該是結構性潛能,第二位是宏觀政策。”他說。

關於結構性潛能,劉世錦提出了“1+3+2”的框架。具體來看,“1”是以都市圈和城市群為龍頭,為中國經濟下一步中高速增長打開經濟動能上和物理上的空間,這個領域所提供的增長潛能在未來5-15年占到70%甚至80%。“3”是實體經濟需要補齊的三大短板,即基礎產業效率不高,中等收入群體規模不大,基礎研發能力不強。“2”是數字經濟和綠色發展。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證券分析網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