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固态日產剛剛發布了Ambition2030(2030願景)電動化戰略,电池电动的基計劃在未來五年內(指財年,成为础下同)斥資2萬億日元(約1121億人民幣),日产推出20款全新e-POWER混動車和純電動車,转型並計劃到2030年,固态推出23款全新電動車型,电池电动的基其中包括15款純電動車。成为础日前,日产日產首席執行官內田誠(MakotoUchida)接受采訪時表示,转型日產將從2028年開始銷售配備固態電池的固态電動汽車,預計電池成本價格將達到75美元/千瓦時,电池电动的基最終還會降至65美元/千瓦時(100美元/千瓦時是成为础燃油車與電動車的成本平衡點)。
在2024年3月31日之前,日产日產都在全力執行NissanNext中期轉型計劃,转型內田誠的職責是充實該計劃,具體到執行的細節。按照內田誠的說法,電動化或碳中和的步伐在歐洲、中國、日本或美國等每個國家和地區都有不同。歸根結底,這不僅僅是汽車行業,還與能源有關,所以日產最終的電動化路線選擇取決於其投資組合。
盡管沒有說明為什麽日產固態電池電動車要在2028年才能投放市場,但內田誠認為,固態電池成本價格有著“背後的邏輯”,Ambition2030戰略發布時提到了75美元/千瓦時的目標,而在此之前,沒有哪家公司披露固態電池的成本價格,直到現在也沒有。
考慮到豐田已經確認計劃在2025年或更早之前銷售固態電池的電動汽車,這個時間點與搭載QuantuScape固態電池的大眾電動車時間表一致。如果這些汽車廠商按計劃推出固態電池電動車,而日產要到3年之後才會加入進來,這對於日產來說可能不是一個好消息。
內田誠似乎並不關心推出時間過晚的問題,當然采訪中他也沒有被問到固態電池延後推出帶來的影響。不過,內田誠認為日產的資產和優勢肯定是電動汽車,過去11年裏一直銷售聆風電動車,30多年以來,也一直致力於電動汽車技術的發展。內田誠承認,日產電動化的基礎不僅是固態電池,還有e-POWER。日產e-POWER電動技術使用燒油的小型發動機作為供電源,電能被存儲在一個小容量電池組,從而帶動電動機為汽車提供動力。值得一提的是,巴西市場上Kicks(國產版稱勁客(配置|詢價))e-POWER車型還能燃燒乙醇,這是一種可再生燃料。
內田誠表示,這兩種電動汽車基礎技術將幫助日產根據不同的市場以不同的方式發展和減少碳排放,其中新興國家可能需要更多時間放棄內燃機,因為電動車成本仍然太高,日產e-POWER就能派上用場,使碳排放量大大降低,同時等待電池成本價格下降至合理水平再轉向固態電池電動車。日產電動轉型的更多消息,敬請關注後續報道。(來源:autonews編譯:Kishi.W)